特邀胥家山律师:三级律师、中华律师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成员、仲裁员。从事律师行业17年,服务上千家各类型企业单位,成功代理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刑事辩护、公司股权纠纷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文章来源:南京律师网 | 更新时间:2024/5/7 16:56:27 | 阅读次数:1463
工伤职工在遭受职业伤害并被认定为具有相应伤残等级后,其权益保障问题备受关注。其中,当此类职工不幸遭遇单位单方面辞退时,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浮出水面:用人单位是否应当依法向其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一问题关乎工伤职工的切身利益与法定权益,亟待明确解答。
首先,我们需理解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设立初衷。它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补偿措施,旨在帮助因工致残职工在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以缓解其生活压力,促进其再就业或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对于工伤职工而言,这笔补助金不仅是对其因工作付出健康代价的物质补偿,更是社会对其所受痛苦与牺牲的道义认可。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情况,如企业经营不善、岗位调整、劳动关系冲突等,可能导致工伤职工在未完全康复或尚处伤残状态时被单位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即遭辞退。此时,工伤职工不仅承受身体伤痛,还面临失业风险,生活压力陡增。在这种境况下,他们能否依法主张并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工伤职工在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如其经鉴定存在伤残等级,且属于五至十级伤残范围,原则上享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领取权利。具体金额通常由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与职工本人的伤残等级、工资水平、当地平均工资等因素挂钩。值得注意的是,法规并未将“被单位辞退”作为剥夺职工领取该补助金的条件,反而强调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劳动关系终结,只要符合上述伤残等级标准,职工均有权主张该项待遇。
综上所述,工伤职工即便遭遇单位辞退,只要其伤残等级经过合法鉴定并处于五至十级范围内,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依然有义务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此举旨在确保工伤职工在失去工作岗位的同时,不至于陷入生活困境,亦彰显了国家法律对弱势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护。因此,面对此类情形,工伤职工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确保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顺利获取,为后续生活与康复之路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
上一条:南京劳动合同律师电话?